伊勢神宮的千年「遷宮」傳統
北藝大課堂筆記與延伸-黃貞燕《博物館與無形文化資產》0302
伊勢神宮,擁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象徵日本的命運,號稱是日本人靈魂的原鄉。因為日本以大和民族為主,神道教為傳統信仰,雖然政教分離,但是神宮跟天皇世家仍緊密相連。而伊勢神宮於一千多年以來,一直扮演著神道信仰的中心,供奉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還有稻米神豊受大神。全日本各地的神社,都會標示出伊勢神宮的方位,可見其地位的重要。也因此,神宮的神聖往往是一般人不能接近的,大部分的儀式都不開放給大眾。不過隨著時代改變,因為「信仰」而關注神宮、傳統習俗的人逐漸減少,但對「文化」好奇的比例逐漸提升,伊勢神宮於1993年第六十一次式年遷宮時,開放紀錄片的拍攝,讓觀眾得以一窺各種慶典跟神宮內部,甚至是最關鍵的天照大神搬家都有影像紀錄。雖然消除了神宮的神秘性,但對於促進大眾跟學術上的了解,以及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紀錄。
2013年第六十二次遷宮時,NHK又再度進行拍攝。(遷宮系列影片)
這點跟台北城市散步推出的遶境祭典導覽類似,參加的人往往沒有傳統習俗的操作習慣,卻出於對文化的興趣而前來。為了維繫傳統的生命力,我想這些紀錄跟推廣,才能讓傳統持續的跟當代生活連結而不被遺忘。
遷宮的傳統,最初是出於實用的考量。因為木造建築不耐久,為了怕天照大神的居所被蟲蛀腐壞,而採取的預防措施。但後來逐漸演變成象徵性的儀式,每二十年就會在神宮旁的土地建造新宮,象徵性的展現循環的時間觀。每次遷宮雖花費不貲,但帶來的觀光跟經濟效益也頗為驚人,以2013年為例,雖花費了550億日幣,但估計的觀光跟經濟效益有2416億日幣。(其實其他的神社也會翻修,但不會像伊勢神宮地位特殊,各地都有遷宮奉贊會資助,能夠每二十年就遷宮、翻新。)有趣的是,當初世界文化遺產的公約剛推出時,日本第一個想爭取的就是伊勢神宮。但西方線性的史觀,無法理解一棟二十年的房子憑什麼是文化遺產,儘管其背後有千年的傳統。
每次遷宮都會花上數年準備。貞燕老師播放了一些遷宮的儀式,像是選中的梁木,不能用現代運輸的方式進入神宮,而是要用人力涉水、穿越伊勢市,辛苦的搬運到伊勢神宮境內,稱之為「曳木」。運來木頭之後,木匠會悉心的在每根木頭上都清楚標示這是要用在哪裡的梁柱,並區分朝陽或背陽生長,考量到木材的疏密程度。而且建造的方式,也是傳統的榫接,不用一根釘子。神宮外的白色石頭,則是由各地運來,並會開放抽到籤的民眾來放置。天照大神所用的御神寶,從御劍、馬鞍,座馬、織機(象徵性的織神祇服飾) ,則依然用手工製作。但遷宮過程中參與的職人,都不會特別標示名字,因為這是對天照大神的奉獻,是個人對神的付出,不是民間的成就。至於遷宮後舊宮拆除不用的木頭,會分到其他神社,上面標示從伊勢來的。
伊勢神宮有四個博物館:美術館,藝術家要畫送給天照大神的作品歷史館農業館,因為副神豊受大神是稻米神(周邊的餐廳都會強調是當地當季的食材,既是信仰一部分,也呼應當代環保新主張)遷宮館,解釋遷宮儀式
相對比台灣的廟宇,目前我知道的只有艋舺龍山寺正在籌備文物館。(博館所學長曾撰文《從廟宇到博物館:艋舺龍山寺的蒐藏建構與博物館想像》)台灣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跟推廣,比起日本還有好長的一段路阿。
日本人對待伊勢神宮的慎重,因為其不只是一種宗教的象徵,更是一種國族精神的展現。台灣沒有這樣的單一民族跟信仰,而是多元文化各自競逐,雖然如今還顯得紛陳雜亂,但我想這樣交融出的文化也會更有趣才對。
附記
伊勢神宮,擁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象徵日本的命運,號稱是日本人靈魂的原鄉。因為日本以大和民族為主,神道教為傳統信仰,雖然政教分離,但是神宮跟天皇世家仍緊密相連。而伊勢神宮於一千多年以來,一直扮演著神道信仰的中心,供奉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還有稻米神豊受大神。全日本各地的神社,都會標示出伊勢神宮的方位,可見其地位的重要。也因此,神宮的神聖往往是一般人不能接近的,大部分的儀式都不開放給大眾。不過隨著時代改變,因為「信仰」而關注神宮、傳統習俗的人逐漸減少,但對「文化」好奇的比例逐漸提升,伊勢神宮於1993年第六十一次式年遷宮時,開放紀錄片的拍攝,讓觀眾得以一窺各種慶典跟神宮內部,甚至是最關鍵的天照大神搬家都有影像紀錄。雖然消除了神宮的神秘性,但對於促進大眾跟學術上的了解,以及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紀錄。
2013年第六十二次遷宮時,NHK又再度進行拍攝。(遷宮系列影片)
這點跟台北城市散步推出的遶境祭典導覽類似,參加的人往往沒有傳統習俗的操作習慣,卻出於對文化的興趣而前來。為了維繫傳統的生命力,我想這些紀錄跟推廣,才能讓傳統持續的跟當代生活連結而不被遺忘。
遷宮的傳統,最初是出於實用的考量。因為木造建築不耐久,為了怕天照大神的居所被蟲蛀腐壞,而採取的預防措施。但後來逐漸演變成象徵性的儀式,每二十年就會在神宮旁的土地建造新宮,象徵性的展現循環的時間觀。每次遷宮雖花費不貲,但帶來的觀光跟經濟效益也頗為驚人,以2013年為例,雖花費了550億日幣,但估計的觀光跟經濟效益有2416億日幣。(其實其他的神社也會翻修,但不會像伊勢神宮地位特殊,各地都有遷宮奉贊會資助,能夠每二十年就遷宮、翻新。)有趣的是,當初世界文化遺產的公約剛推出時,日本第一個想爭取的就是伊勢神宮。但西方線性的史觀,無法理解一棟二十年的房子憑什麼是文化遺產,儘管其背後有千年的傳統。
每次遷宮都會花上數年準備。貞燕老師播放了一些遷宮的儀式,像是選中的梁木,不能用現代運輸的方式進入神宮,而是要用人力涉水、穿越伊勢市,辛苦的搬運到伊勢神宮境內,稱之為「曳木」。運來木頭之後,木匠會悉心的在每根木頭上都清楚標示這是要用在哪裡的梁柱,並區分朝陽或背陽生長,考量到木材的疏密程度。而且建造的方式,也是傳統的榫接,不用一根釘子。神宮外的白色石頭,則是由各地運來,並會開放抽到籤的民眾來放置。天照大神所用的御神寶,從御劍、馬鞍,座馬、織機(象徵性的織神祇服飾) ,則依然用手工製作。但遷宮過程中參與的職人,都不會特別標示名字,因為這是對天照大神的奉獻,是個人對神的付出,不是民間的成就。至於遷宮後舊宮拆除不用的木頭,會分到其他神社,上面標示從伊勢來的。
伊勢神宮有四個博物館:美術館,藝術家要畫送給天照大神的作品歷史館農業館,因為副神豊受大神是稻米神(周邊的餐廳都會強調是當地當季的食材,既是信仰一部分,也呼應當代環保新主張)遷宮館,解釋遷宮儀式
相對比台灣的廟宇,目前我知道的只有艋舺龍山寺正在籌備文物館。(博館所學長曾撰文《從廟宇到博物館:艋舺龍山寺的蒐藏建構與博物館想像》)台灣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跟推廣,比起日本還有好長的一段路阿。
日本人對待伊勢神宮的慎重,因為其不只是一種宗教的象徵,更是一種國族精神的展現。台灣沒有這樣的單一民族跟信仰,而是多元文化各自競逐,雖然如今還顯得紛陳雜亂,但我想這樣交融出的文化也會更有趣才對。
附記
- 有一篇學生的期末報告以伊勢神宮為主題,寫的蠻有趣的,雖然台日信仰的對比有些武斷,但是從女性循環復生的角度切入遷宮蠻有趣的,可惜文章沒有提供資料來源,不敢輕易採用。
- 伊勢神宮官網:跟建築物一樣,簡約大方,中文網頁也很適於瀏覽。手癢比較了一下台灣的廟宇網站,霞海城隍廟的英日文版都算是有誠意,艋舺龍山寺的中文網頁做得不錯,但主頁放了英日文卻按不進去QQ 大甲媽祖跟保安宮就直接沒有外語網頁啦~想想其實很可惜,許多觀光客來台灣最有興趣的就是廟宇,像大甲媽祖遶境有些外國人還會參加,但是傳統民俗的英文化,感覺好難。畢竟外語好又熟悉傳統民俗的人應該很少很少......
- 攝影師宮澤正明有拍攝一部伊勢神宮的紀錄片,叫做「海與山之間」,從遷宮的傳統談到人跟自然的關係。但是不知道要去哪裡找來看QQ(大紀元報導)(紀錄片官網)伊勢神宮外的廣大森林,會讓人想起宮崎駿電影「魔法公主」、「風之谷」,然後就可以懂得導演嚮往的山川森林,其實跟傳統信仰息息相關。神道教相信萬物皆有靈,那不就是在森林裡奔跑,一直轉頭的小精靈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