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與社群參與--史密森尼學者分享

今天去台博聽了一個講座,請了兩位史密森尼的人類學家來演講。
題目一: 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Participatory Methods in Museums博物館如何參與社群?
講者: Jasper Waugh-Quasebarth
錫克社群合作: 向社群徵集文物
Legacy of the Punjab 展覽,緣起於2000年,館方跟美國的錫克教徒開始討論,如何讓較不為人知的錫克族群被美國大眾了解,又因應九一一事件後,錫克教徒被標籤化,希望透過展覽可以讓大眾對他們有更正確的認識,因此從原本預想的小規模展覽,演變成一個特展,史密森尼的研究員還到印度尋覓適合的展出文物。但儘管如此,史密森尼博物館傲人的館藏中,能彰顯錫克教特色的卻非常少,因此他們透過徵件的方式,跟錫克教族群合作,讓民眾出借文物在博物館展覽。也因為這樣難得的機會,館方的修復人員得以協助修復古書、盔甲等受損文物,同時研究者也可以了解這些物件對於所屬族群的意義。如今這個展覽甚至巡迴美國各地,持續介紹錫克教社群。
介紹太簡略,展覽的內容跟籌備展覽的過程都未提及想到法國的移民博物館最初也因為缺乏館藏而被法國文化部打槍,不知道他們後來是不是也透過跟移民社群徵件的方式收藏,以及是否有進行社群參與的計畫。
阿帕拉契博物館跟加泰隆尼亞地區的交流計畫: 向其他館舍取經肯塔基州東部多屬於阿帕拉契山脈,多山地形,經濟上也較為弱勢,但居民的地方意識強烈,各郡都有自己的小型博物館,希望能夠發展觀光,但也因為各郡的博物館展出內容非常相似,彼此競爭同一塊資源跟客群,因此講者跟其指導教授希望借鏡加泰隆尼亞地區的案例,改善此情況。加泰隆尼亞地區面臨的處境跟東肯塔基州相似,但他們後來組成聯盟,推出套票。因此透過交流計畫,希望能從加泰隆尼亞地區得到社群組織的方法。同時,講者跟研究團隊也盤點阿帕拉契山區原有的組織資源,後發現Grow Appalachia這個運用空地種菜的組織,遍布大部分地區,因此決定以現有的社群網路進行。
講者沒有說怎麼用種菜組織推行博物館聯盟,很可惜。不然這個方式對於地方小館的發展感覺很有幫助,可以帶動整體的觀光,也能夠透過運作博物館凝聚社區共同經營的動力。


題目二: Open Source Applications for Community Engagement 開源程式如何促進社群參與
講者:Jared M. Koll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local community
講者是個非常高科技的考古數位宅,雙重nerdy阿(但是我覺得好棒) 他口沫橫飛地用各種酷炫案例轟炸觀眾,很能夠打破一般人對於考古學家都只有挖骨頭吃風沙的刻板印象,但是對於要怎麼持續經營這些線上資料庫、網站,著墨不多。如果時間夠的話,希望他可以更深入的講一兩個案例。我也想知道這些計畫通常需要花多少錢跟人力,找架無人機空拍要多少錢之類的。
線上平台、登錄通報系統
  1. 地理資料庫(Geodatabase),如: Mega Jordan。因為約旦政府規定,研究當地的文化資產需要先申請,研究成果也要遞交給政府,而Mega Journdan就是將此成果線上化的呈現平台,如著名的佩特拉古城,就可以在網站上瀏覽。
  2. Arches: 遺產目錄及管理系統,由蓋蒂基金會研發的平台,有六個工具包,用python程式碼,有人就做了加州的歷史地景,主要是希望群眾募"資訊"。中文版介紹
  3. ASOR 文化遺產組織,主要關注敘利亞跟伊拉克的遺產,原本駐地的外國考古學家因為戰爭而不得不撤離,只能透過網路平台跟當地社群聯繫,持續追蹤文物被破壞或盜賣的情況。(軍隊會盜賣文物來當作軍火費阿QQ)
  4. Cultural Heritage Monitor: 跟ASOR計畫類似,是UC San Diego的教授帶領100個大學生,使用Terrawatches的衛星監控,在24小時內就找到800個被破壞的古蹟,而且這些大學生並非考古專業,只受過工作坊的訓練。
考古與社群參與,以菲律賓伊富高世界遺產為例
Koller過去三年都有在伊富高跟當地社群合作研究,像是: - Photogrammetry: 從2D照片轉成3D立體模型,並結合GPS重現場景。希望可以提供當地的學童認識地方,用遊戲等方式引起他們興趣,並且把考古研究導入設計。3D模型有考古的,也有當地的地景。(Koller說他們會拿自己的照片建模,就可以放到遊戲裡當Avatar玩XDDD)- 用無人機空拍,可以看到完整的地景,甚至能看到梯田灌溉的水源分布,改善灌溉問題。為了取得當地政府同意,空拍照片也會提供當地政府作為觀光或其他使用
博物館的數位化
科技時代,線上參觀的人數遠超過實際到館人數,2016年史密森尼的到館觀眾有2800萬人,但線上訪客有1.16億人,有四倍之多。因此博物館的線上展覽、典藏資料庫變的更重要,但要製作也花時間跟人力。史密森尼的線上典藏網站也花了兩年才架設好,因為組織龐大,部門眾多,資料也非常多,對於如何呈現網站有許多不同的意見,所以才花了兩年之久。可見得網路時代,整合資訊的困難不見得是科技問題,更多時候是組織溝通,以及內容呈現的考量。
  1. Smithsonian X 3D 計畫 (https://3d.si.edu/ ): 把館藏做3D紀錄後放到網路上。因此也鼓勵捐贈的民眾自己把文物做成3D的來展覽。網站上還有教學,教民眾怎麼做。
  2. Sketchfab也是一個教大家上傳3D文物的網站,連大英博物館都有用
  3. 小型博物館如果沒有自己的IT人員可以架設網站,可以用現有的網站模板,如wordpress, weebly, squarespace, wix等,ASOR就是用wordpress架出來的,也不用依靠外包廠商而很難更新修改內容。如果是簡單的小網站,大約需要10-15美元每個月就可以做到了。
Koller最後提到開放程式跟社群參與的兩大重點,就是資料管理的計畫,以及標準化。標準化的部分應該就像是統一語言/程式碼,讓各國資料跟系統可以像USB插孔一樣方便轉接。而資料管理就牽涉到組織的定位跟目標,到底博物館要跟社群合作到什麼程度? 像是民眾可以上傳文物,但是博物館通常還是會有專家審查,知識的位階關係還是無可避免,因此每個計劃的初始,都要訂好原則。
我有向Koller發問,因為我很好奇當地社群在學會線上登錄,3D建模之後,到底會有多少人會想參與這些資料庫的建構? 或著是,有什麼動機會驅使他們? 但可能我的問題用字不夠精確,所以Koller的回答比較像是,當地人對於能夠透過這樣的科技紀錄他們的文物感到很興奮。或著是原本長期合作的夥伴,也可以憑一己之力建構網站。但目前看來,這樣的運作似乎是少數文史工作者才會持續投入。但Koller也把這些研究跟計畫納入學童的課程,我想如果我以前學習歷史,是可以自己建立3D立體文物,我應該很早就會立志當考古學家吧。
結論:
線上平台跟資料庫的使用,對於研究者是重要的,也能更容易讓各國組織以及專家串聯,保護文化資產。同時,因為開源軟體的出現,連3D繪圖等過去昂貴的程式都可以輕鬆取得,因此博物館更希望鼓勵民眾投入,共同建置資料庫。而且,免費便宜的軟體也可以讓擁有遺產的社群自己架設網站,建立自己的資料庫。知識跟科技越來的越開放,但是能夠善用的人似乎還是不多,所以大量的工作坊跟社群參與顯得更重要了。
P.S Jasper有提到,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希望以傳統人類學的方式展示非西方文化(a traditional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Non-western cultures),可是為什麼非西方文化像是韓國展品,就要放在自然史博物館阿?? 這不是在說非西方文明是物種嗎? 雖然我很想問,但是感覺好挑釁而且AIT的新聞主任感覺好可怕,所以就沒問了QQ 下次再遇到史密森尼的人,我一定要問。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Less

從忠泰美術館《十年》展覽,談「回顧展」之可能

塔咪教你如何一天攻克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