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7的文章

初讀《太陽的血是黑的》

圖片
紀大偉說每天要寫五百字,寫不出論文寫寫書評也好,所以就在睡前趕進度,以示負責。 (紀老師OS: 這個五百字太水,不行!) 想讀胡淑雯的《太陽的血是黑的》很久了,自從讀過《哀艷是童年》之後就非常驚艷,而《太》果然沒讓我失望。宛儒說,「這本比《哀》更變本加厲。」我完全同意。從個人的傷痕蔓延到國族的記憶分裂,胡淑雯的文筆更凝練,字字入骨,我時常說不出哪一段的哪句最好,因為通篇都是精心的營造,她的文字直接把我包圍住,如一團夢翳。主角李文心的家族故事交錯著城市地景跟歷史縱軸,只見暴力的黑影從過往的時空滲透到現代,隱身於資本主義、現代化,既然是看不見的壓迫,痛苦也就更說不出口。直到人們再也承受不住,劃開手腕、切開記憶的表層,讓鮮血汩動、讓回憶奔竄,也許,是一種放血清空。連最耀眼的太陽,血都是黑的,如果能從黑暗污穢中站起,我們是否能成為浴血的鳳凰? 不過比起《哀》,《太》的確有點用力過頭。可能短篇小說本來架構就比較簡單,《太》的涵蓋時空範圍也比較廣。胡淑雯雜揉了許多畸零者的故事,同性戀、精神病患者、性工作者、底層勞動階級、政治犯、受難者家屬等等不被社會溫柔對待,甚至是被時代淘汰的人。他們的故事就是太陽照不到的地方,總是濕濕黏黏,發著霉,在時光裡腐爛。但是許多角色彼此之間的關係卻不明顯,整本書其實比較像短篇小說的集結。當然,我只快速地讀過了一遍,而這本書絕對禁得起再讀一次,希望重讀之後我可以看出更多人物之間的關聯。 李文心觀看著旁人的淒零,但自己的遭遇卻往往如夢般說不清。也許,訴說自己的故事,永遠是艱難的,我們總是難逃脫「不可靠敘事者」的魔咒。 若說書中最印象深刻的畫面,大概是書寫獅子林商業大樓的段落。從日治時期的東本願寺、白色恐怖時偵訊政治犯的保密局,到國民黨轉手黨產給財團後的商業大樓,曾在1995年電影《超級大國民》中出現,當年的受難者看著繁華的商圈難以置信過去的痛苦時光,如今成為青年人的歡樂場。當時電影的今昔對照就讓我感到震驚,因為那是十八歲的暑假跑台北電影節的新光影城所在地啊!時隔十多年,獅子林繁華不再,胡淑雯描繪著如今各色人馬混雜的老建築,跑影展的文青酷兒們,扮裝Cosplay的偽娘們,「獅子林愈是老朽愈是前衛新穎,埋著天差地遠的時間層」。層層疊疊的地景建築,就像被密封套疊的過往,被胡淑雯的利筆一刀切開。 胡淑雯不斷地提到「記憶」、「遺忘

民主的傷口

圖片
晏起的早晨,邊吃涼麵邊滑手機,讀了劉曉波跟劉霞的故事。 多年之後,他在談到「六四」時說:「它是我靈魂中一道無法癒合的傷口,歲月不但無法抹去它,反而更加鮮淋。我的生命彷彿永遠停滯在這段時間中,它是墳墓,埋葬了34歲的我,誕生了不知自己為何物的我。」 我相信不只是劉曉波,六四至今仍是中國知識分子、政治異議份子一道「無法癒合的傷口」,裂開的是整個社會對於民主的想像跟期望。 2010年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我只是個高中小屁孩,趙子的課堂上似乎也沒有講到,六四很遙遠。七年後,劉曉波過世了,遲了三四天我才開始認真地看相關新聞。浸淫在相關的研究,我夸夸其談歷史創傷,但眼前又是一道中國政府蠻橫劃下的民主傷口,我卻沒看見。 Judith Butler曾說,悼念是種政治資源,不被允許悼念的生命就等同於不被肯認其為人的價值。中國政府急促地辦理喪事,然後將火化後的遺體海葬,就是為了以最有效的方式淡化他的死亡。六四就是從悼念胡耀邦開始的,中國政府怎麼會忘記? 悼念時的哀慟跟悲憤,墓碑前的蠟燭、鮮花跟追思儀式,是多麼容易煽動起人的情緒,茉莉花革命也是被一名突尼西亞小販的自焚給點燃的。 也因為歷史悲劇的發生可能太過激烈、慘痛,在事件過後,為了撫平家屬跟社會被撕裂的心,往往選擇用紀念館、紀念儀式作為一道貼布,在療癒的同時其實也標記著,這裡發生過這件事。傷口存在著,不能輕易遺忘。 但是中國政府只想要掩蓋死者,讓傷口被遺忘,於是我們連一個憑弔劉曉波的去處都沒有。如果中國政府一以貫之的如此處理,數十年後,當六四的倖存運動者都去世之後,也許未來的世代,根本就不會知道有這件事的發生。又或著,他們相信的是官方訴說的版本,反抗的聲音早已消匿了。 然後我想起,劉曉波過世了,但台灣人李明哲還在中國政府手裡,三四月的時候新聞沸沸揚揚,蔡政府的冷淡、李明哲妻子不願妥協,甚至有 網友 認為這只是一個中國對台灣政府的恫嚇,不出一兩個月就會放人。但是四個月過去了,新聞早已淡忘他,只有他的妻子跟人權組織還在努力奔走,向聯合國爭取援助。台灣政府還是無聲無息,我當然可以理解,民主、人權不是國際政治唯一的考量,但是在有所為與有所不為之間,我們到底堅持的是什麼?「當我們的政府選擇低調,當我們的社會多數人不敢參與連署,或反過來譴責李明哲為何要去中國,或譴責李凈瑜的高調,另一方面,我們卻又不斷擔憂

浪費

圖片
愛過的人都不覺得,得不到的時光是種浪費。 徐佳瑩一襲純白洋裝,脫俗清秀,不悲情不造作的唱著《浪費》這首歌,讓原本癡傻的歌詞,多了一種決然純粹。彷彿這種愛戀不是為了對方,更是為了自身的圓滿。 台下觀眾聽得淚流滿面,越是執迷不悔的情歌,越打中人心坎阿。 反正,人生本來就不是聰明可以解決的。 浪費 作詞:陳信延 作曲:鄭楠 多久了 我都沒變 愛妳這回事 整整六年 妳最好 做好準備 我沒有打算 停止一切 想說我沒有志願 也沒有事情好消遣 有一個人能去愛 多珍貴 沒關係妳也不用給我機會 反正我還有一生可以浪費 我就是剩這麼一點點倔 稱得上 我的優點 沒關係妳也不用對我慚愧 也許我根本喜歡被妳浪費 隨便妳今天拼命愛上誰 我都會 坦然面對 即使要我跟妳再耗個十年 無所謂 妳和他 沒有如願 短短半年內 開始分裂 我的愛 依舊沒變 連我自己都 對我欽佩 有的是很多資源 我有的是很多時間 不去愛才是浪費 多不對 沒關係妳也不用給我機會 反正我還有一生可以浪費 我就是剩這麼一點點倔 稱得上 我的優點 沒關係妳也不用對我慚愧 也許我根本喜歡被妳浪費 就算我再去努力愛上誰 到頭來 也是白費 不如永遠跟妳耗 來得快樂 對不對 P.S 林宥嘉的原唱MV就很老梗。又或著,是因為一個倔強的女孩,更貼近我的經驗吧!

祭品文

以資紀念七年來無關痛癢的交情 需要去神化,除魅化 所以把這些內心無謂小曲折 都化成以後可以自嘲的一種悲涼笑話吧 初夏症狀:疑似愛情 寫在一通長長的電話後 寫在一串長長的思念前 寫給一個我只看得到背影的人 ----------------------------------------------------- 這應該不是愛情 這應該不是思念 但你的聲音卻不由自主 在失眠的冬夜 只消半個鐘頭 讓手機發燙   如果你曾經轉身 發現 我驚慌的將視線搬離海關前 你遠去的背影 別笑 寂寞即將啟程   此刻 雙唇無聲 我秘密偷渡最真切的祝福   你是那種比較強的風 不該被囚禁在小小的台北盆地 所以你將漂洋過海 到更廣袤的美洲大陸 呼風喚雨? 天氣預報從沒準過 但 我相信 那裡的天空沒有邊際   我必須一再的告訴自己: 這不應該是愛情 這不應該是思念 只是我在五月的早晨 一種 初夏的症狀

好心沒好報

兩個小孩吵架了,關於管跟被管這件事。 被管的那個歇斯底里大叫 愛管的那個不覺有錯,埋怨著,「好心沒好報。」 我以為,這是普世真理,怎麼現在才明白? 以愛之名,以理念先行,帶來的災難往往最深不是嗎? 譬如老殘遊記中的清官,譬如文革中的紅衛兵 善意不等同合理,正義常常是單方的